金果·次仁平措表示,《格萨尔》史诗体现了人们反对侵略、保卫家乡、反对分裂、希望统一的美好愿望,蕴含着中华民族团结、统一、和谐、和平的追求。它是在古代藏族传说、故事、歌谣等丰厚的民间文学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又在长...
西藏保存着大量以藏文古籍为主的多文种古籍,这些古籍流传久远,卷帙浩繁,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的见证,是中华民族和人类文明的宝贵遗产。
15日,《康藏轺征——国民政府代表刘曼卿史迹特展》在西藏博物馆开展。本次展览通过多媒体、场景复原、创新辅助等展示方式以及互动体验场景等多样化展览展示手段,向观众直观生动立体地展示了刘曼卿女士精彩又不平凡的一生。
9月15日上午,贤者喜宴——西藏博物馆馆藏古籍保护展在拉萨开展。据悉,西藏是全国古籍文献藏量最多的省份之一,截至目前已完成1160余家收藏单位和个人所藏1.9万余函古籍文献的普查登记工作。
从甘南州合作市出发,沿着广袤的草原一路前行,记者来到了夏河县阿木去乎镇安果村。
2018年记者第一次踏足这片土地。彼时,在记者的心中有种极为强烈的感觉——冈底斯、喜马拉雅、喀喇昆仑三座大山脉仿佛就像“围墙”,将阿里地区变成“围城”,让人自心底产生想要“逃离”的“欲望”。
由青海民族出版社出版的《格萨尔》史诗原始手抄本《格萨尔王传·化隆分章本》(藏文)和珍贵汉译资料本《格萨尔传奇》。自古代到近代,众多说唱艺人的出现和传承,也让我们了解了《格萨尔》史诗的清晰脉络。
2017年以来,西藏自治区古籍保护中心已完成587函,近4万叶馆藏珍贵古籍文献数字化工作,并陆续将这些珍贵资源向广大读者免费开放阅览。
玉石、“乌朵”、长袍……西藏阿里地区改则县努拉老人的工坊中,色彩艳丽、风格独特的森郭服饰吸引了众多顾客。
八一建军节前夕,中共中央宣传部、退役军人事务部、中央军委政治工作部、全国双拥办联合评选的2023年“最美拥军人物”名单公布,61岁的日喀则市岗巴县昌龙乡乃村村民确吉获此殊荣。
尼木藏语意为麦穗,寓意大丰收,是藏文字和藏香文化创始人吞弥·桑布扎的故乡,被称为“藏文鼻祖之乡、藏香文化之源”。
8月26日上午,第二届全国青年藏学研讨会在西安市陕西师范大学举办。
藏文古籍文献是珍贵的文化遗产,是藏族文化的重要载体。图为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藏文文献资源数字化技术集成与应用示范》标志性成果之一“藏文古籍版面分析和文字识别系统” 受访者供图
在青藏高原,藏香是老百姓家中必不可少的日常用品。西藏自治区拉萨市尼木县吞巴镇吞达村是藏香发明者吞弥 桑布扎的故乡,被称为藏香发源地,也是生产藏香历史最悠久的地方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