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 > 理论

构建家庭经济风险评估体系

发布时间:2022-08-01 08:22:00来源: 北京日报

  构建家庭经济风险评估指标体系有助于北京在制定各种民生政策时精准找到短板,有助于北京建成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有助于推动北京高质量发展。2018年年底,北京市统计局初步构建了“七有”“五性”统计监测指标体系,并以此衡量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同时,“七有”“五性”统计监测指标体系也是一个风险监控体系,这个体系的基础是精准评估家庭经济风险并在发展中补齐短板。因此,应该将家庭经济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及动态变化纳入“七有”“五性”统计监测指标体系中。

  家庭经济风险源的多样性特点决定了光靠单一因素(如收入)无法从整体上衡量家庭经济风险,需要综合家庭收入、支出以及财富的相对变化。另外,家庭经济风险大小还取决于应对风险冲击的能力。即使风险再大,如果家庭应对风险冲击的能力较强,风险本身对家庭的经济影响也不大。因此,家庭经济风险的评估,不仅需要对单一风险源进行评估,更需要借助家庭资产负债表的相对变化评估家庭整体风险。

  当前我国家庭经济风险呈多样化特点,有的存在返贫风险、因病致贫等风险源,有的存在家庭应对风险冲击能力不足等整体财务风险,缺少整体层面的评估体系和方法,主要原因是权威性基础数据要素不足、评估体系不健全。

  数据要素已经上升为国家数字化战略重点。作为重要的基础性数据要素,我国家庭层面微观数据的全面性和权威性还有待进一步完善,宏观层面的家庭数据库还存在数据不全面的不足,只能借助社会层面的调研数据,而这种调研数据缺乏权威性,且数据库的侧重点不一样,不能全面评估家庭经济风险。

  借助经济学和统计学方法,现有家庭经济风险的评估手段十分丰富,但存在碎片化、体系化不足等问题,尤其是缺乏单一风险评估和整体风险评估的连续性。家庭经济风险不仅来自于宏观经济水平、社会保障制度这些外部因素,也来自于家庭自身的因素,如何将这些因素有效整合,构建一套科学、客观和直观的家庭经济风险评估体系,是我国家庭经济风险管理面临的新的挑战。

  构建家庭经济风险评价体系有助于准确评估地区、城乡家庭经济风险动态分布,为各种民生政策的制定、完善和精准实施提供理论依据,加快实现共同富裕的步伐。

  要强化高质量数据要素供给,释放家庭基础数据要素的潜在生产力。高质量的家庭层面数据是释放数据生产力、激活数据要素潜力的前提,也是家庭经济风险评估体系和分布图的基础。高质量数据要素供给需要政府的主导和推动,因为家庭经济风险来源众多,需要各个部分的协同。美国家庭层面的数据库是由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和财政部合作发起的,其调查数据包括家庭资产负债表、养老金以及家庭人口特征等信息,具有很强的权威性和代表性。我国可借鉴该体系构建具有“中国元素”的家庭数据库。在北京,可由北京市委统筹,市发改委、市统计局、市金融局协同调研,建立完整的数据库,将基础数据形成生产力。要合理构建多层次多维度衡量家庭经济风险的指标体系,绘制北京家庭经济风险预警指数分布图。

  首先,构建三层次家庭经济风险指标体系:第一层次为基础性数据层。包括家庭的经济特征、人口和社会特征以及社会保障水平。第二层次为中间层。以家庭收入、支出、负债以及流动性资产为重点,构建家庭流动性风险指标和应对风险冲击能力指标,其中应对风险冲击能力用流动性资产维持家庭现有生活水平的时间来衡量。第三层次为表现层。基于流动性指标和应对风险冲击能力指标构建家庭经济脆弱性指数,这个指数可以从整体上衡量家庭经济风险。

  其次,绘制北京市家庭经济风险预警指数动态分布图:一是家庭经济风险指数;二是家庭经济风险差异指数。其中,每个指数又进一步分解成流动性风险指数和应对风险能力指数,这可以有助于分析家庭经济风险的来源。由于城乡发展水平上存在差异,可先在区级层面构建家庭经济风险指数和区级家庭风险差异性指数,并分别赋予两个指数不同权重从而构建新的指数连续分布。然后依次类推,构建街道级家庭经济风险预警指数分布。这样可以更直观评估地区间家庭经济风险差异。另外,还要开发家庭经济风险预警指数动态评估系统。

  最后,将北京家庭经济风险指标体系和风险预警指数分布图纳入“七有”“五性”统计监测指标体系中。在这个体系中,家庭经济风险指标体系是基础,可以为“七有”“五性”各个目标的实现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单位分别为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北京对外开放研究院、中国银行)

(责编: 王东)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把“坚持人民至上”概括为党百年奋斗的十条历史经验之一,指出“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人民是党执政兴国的最大底气”。[详细]
  • 欧阳卫民:充分发挥国家助学贷款保障作用

    为人民提高受教育程度、增强发展能力创造更加普惠公平的条件,需要提升国家助学贷款政策实施效果,同时结合现实需要,借鉴国际经验,持续完善国家助学贷款体制机制。[详细]
  • 张玉刚:推动“有效衔接”落到实处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脱贫攻坚取得胜利后,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这是“三农”工作重心的历史性转移。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