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 > 新闻 > 原创

“雪域孤岛”的坚守

发布时间:2021-01-01 10:29:00来源: 中国西藏网

  在西藏日喀则市仲巴县中尼边境一线无人区,有一座“雪域孤岛”——西藏日喀则边境管理支队亚热边境派出所,有一群平均年龄26岁的“戍边人”常年坚守在这里。单位转隶,他们依然坚守初心;脱下军装,他们依然是戍边战士。


图为亚热边境派出所 摄影:王萌

  亚热边境派出所地处西藏日喀则市仲巴县亚热乡,驻地平均海拔5300米,年平均气温零下20摄氏度,负责共80余公里边境线防控任务。从日喀则市区出发,经过近12个小时的车程,终于到达了亚热边境派出所,这座中尼边境线上的“雪域孤岛”。

  夕阳下,矗立在无人区群山之间的派出所营房显得格外孤独,如果不仔细观察,都很难发现这里还有“守岛人”的存在。还未走近,远远就看见营门两侧“什么也不说 祖国知道我”十个鲜红的大字。此情此景,让人不禁想问:是怎么样的一群人、靠着怎样的信念常年坚守在这里?他们身上有着怎样的故事?在接下来的十几天,有幸能够实地体验这“孤岛”上的生活,也让我读懂了这群“守岛人”的“快乐”。

  永不停歇的狂风

  天上无飞鸟,地上不长草,一年一场风,从春吹到冬。80余公里边境线上,除了与大山和乱石为伴,风算得上是这里的“特产”。

  “因为我们这边地势比较高,所以风从山口往我们这边吹,都不带停的。夏天风吹到脸上像是打开了冰箱冷冻门,冬天吹到脸上简直和刀割没有两样。兄弟们经常这样调侃:休假从内地回单位,根据吹在脸上的风就能知道快到单位了。”派出所教导员李川笑着对我们说。

  今年刚从警校毕业的见习民警蒙磊一脸认真的对我们说:“我10月份刚分配到这里,以前就听人说过这里的风有多大,来这里之前自认为已经做足了心理准备,可还是没有想到,第一次去山口巡逻,这里的大风就给我认认真真地上了一课:小伙子,你还太年轻。”

  听完蒙磊的话,在场的人都哈哈大笑,这反倒勾起我想去“挑战”的冲动。恰好第二天派出所按计划开展边境例行巡逻,这让我得偿所愿。


图为亚热边境派出所民警在执勤点固定帐篷 摄影:王智勇

  车停在了“力所能及”的地方,巡逻人员只能下车开展徒步巡逻。坐在车上时,若不是看到车身后扬起的沙尘,丝毫感觉不到风的存在。开门下车的一瞬间,风就立马向人们展示它的威力:人从车内用力将车门往外推开,一阵风吹过来,差点把车门从外面又给关上;人好不容易下车站稳,一阵风过来,头顶的帽子就像长了翅膀一样“借风”飞走了,等回过神来,帽子已经飞出了十几米远,嘴里一嘴沙。

  后面的巡逻路,我只能一只手压着头顶的帽子,一只手捂住口鼻,以背风的姿势走完全程。等回到派出所才发现,自己全身上下没有一处是没被沙尘染指的。


图为亚热边境派出所桑堆拉执勤点 摄影:王萌

  民警马磊似有安慰地对我说:“你们来的这个季节风就是这样的,夏天的时候会好很多。”看着他高原红的脸上露出的笑容,我似乎懂得了这群“守岛人”的不易,强烈的紫外线和常年不停的大风,让“高原红”成为了这群“守岛人”的标志。

  我愿站在这“风口浪尖”,守卫祖国边境和国门安全——这是这群“守岛人”的戍边誓言。

  可遇不可求的信号

  根据今年疫情防控形势,按照“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总要求,派出所联合地方政府和乡卫生院防疫人员全年抵进一线执勤点开展边境管控和疫情防控工作。


图为亚热边境派出所副所长陈歆实(右一)和战友一起到山上找手机信号 摄影:王萌

  亚热边境派出所下辖有三个执勤点,桑堆拉算是其中最特别的,用副所长陈歆实的话说,如果派出所是孤岛,桑堆拉就是孤岛中的孤岛。

  原来,三个执勤点中只有桑堆拉执勤点是全天没有通讯信号的,其他两个执勤点白天的时候还能有微弱的信号。

  “那你们到执勤点工作期间怎么与家人联系呢?”我忍不住问出口。

  “单位为了保证通信畅通,给每个点都配备了一部卫星电话,但是为了单位有急事时第一时间能够联系到执勤点,加之通讯费用太高,我们都不会动用卫星电话与家人联系的念头。”

  “其实习惯了感觉也没啥。一是执勤点民警定期进行轮换,呆久了确实受不了。再一个就是上点之前我们都会先与家人和朋友说好,马上去执勤点了,点上没信号,让家人和朋友事先有个心理准备。”陈歆实很平静地回答我刚提出的问题,在他看来,这都不是问题。

  “那如果有急事需要与家人联系怎么办呢?”

  “那就只能碰运气了。”

  我没太懂他的意思。

  “其实也不是完全没有信号,如果真有急事,可以爬到山上去碰运气,有可能会有信号。”看我满脸疑惑,陈歆实向我解释到。

  “就周围这么高的山?”回头看看执勤点周围的山,我心不由得一惊。

  “所以不到万不得已我们是不会轻易去爬山找信号的,你们‘运气’挺好,一会儿吃完晚饭我就要去山上打个电话。”


图为亚热边境派出所在边境一线展开车辆巡逻 摄影:王萌

  简单吃过晚饭,收拾好餐具,趁着太阳还未下山,陈歆实和战友李杨洋不约而同地穿上大衣、戴上帽子和手套,“全副武装”朝山上走去。

  我是完全跟不上他俩的脚步,基本上是走五米就得停下来大喘气,看见他俩如履平地般地朝山顶走去,我只能无奈停下脚步,坐在原地等待他们返回。

  大约过了半小时,我在山脚已经看不见他俩的身影了,估计是在山顶找信号了。眼见太阳就快下山,才见他俩从山顶往回走。

  “找到信号了吗?你们都给家里说啥了呀?”我迫不及待地问他俩。

  “就给媳妇打了个电话,商量下个月举办婚礼的一些事。我们都恋爱五年了,还是要给她一个名分……”陈歆实脸上有的只是对家人的愧疚。

  转头看见一旁民警李杨洋脸上的泪痕,我忍不住好奇。原来昨天是李杨洋妈妈的生日,昨天因为天气不怎么好,上山没找到信号,所以没能给妈妈打通电话,心理非常愧疚。今天上山终于找到信号,电话拨通听到妈妈声音的那一刻就忍不住落泪了。

  “其实这些都没啥,只是一些很平常的事,我们既然穿上了这身衣服,就要扛起应有的责任。我们只有把前方守好,后方才能更好。”听完陈歆实的一番话,我眼眶瞬间湿润了。

  我所追求的“孤独”

  派出所驾驶员孙家辉,河南漯河人,2012年12月入伍来到原武警云南边防总队红河边防支队一线边防派出所服役,2018年部队改制时,孙家辉主动向组织提交申请,自愿到西藏边境一线工作,并如愿以偿来到亚热边境派出所。


图为亚热边境派出所民警在边境巡逻期间修补铁丝网 摄影:王智勇

  “以前就听过,日喀则有句‘名言’——两巴一嘎,谁去谁傻。但是到艰苦边远的地方工作一直以来就是我的梦想,因为我相信,越是艰苦的地方越能锻炼考验人。有幸来到亚热边境派出所这个光荣的集体,成为这群‘守岛人’中的一员。”说起报名到西藏工作,孙家辉流露出掩不住的骄傲和自豪。

  “以前当兵的时候在云南,现在作为新时代移民管理警察在西藏,海拔越来越高,条件越来越艰苦,但离我的梦想越来越近。这里的人都说‘稀缺的是氧气,宝贵的是精神’,我觉得一点都没错,这里氧气稀薄,但正是考验人的地方。”

  “在这里你不会觉得孤独吗?”

  “这是肯定的,到这里之后我才真正的体会到‘白天兵看兵,晚上数星星’的真正含义,特别是在执勤点执勤的时候,周围就那么几个人,话总有说完的时候,剩下的只有‘相望无言’,望着星空寄托对家人和朋友的思念。”

  “那你后悔吗?”

  “探险家乔治•马洛里曾经说过:为什么要登山?因为山就在那里。你问我后悔吗?我的答案是:不后悔。我们为什么要坚守在这里,因为祖国的边境线就在这里。我非常喜欢韩磊的一首歌,名字叫《我站立的地方是中国》,可以说是这首歌激励着我向前进。”

  “有人说我们傻,但我们从不这样想。每次举着国旗,沿着边境线巡逻,当抚摸到界桩那一刻,瞬间觉得自己的付出是多么的值得,这份工作是多么的有意义。保家卫国,无上光荣。”


图为亚热边境派出所民警在边境一线开展巡逻 摄影:王萌

  听完孙家辉的话,我突然明白了营区大门两侧的那两句话:什么也不说,祖国知道我。

  就像歌词中写的那样:在茫茫的人海里,我是哪一个;在奔腾的浪花里,我是哪一朵。在征服宇宙的大军里,那默默奉献的就是我……不需要你认识我,不渴望你知道我,我把青春融进,融进祖国的江河……

  在祖国的雪域高原边境一线,这群“雪域孤岛”的“守岛人”只是“戍边人”这个群体中的缩影。他们高举红色旗帜,朝着一个共同的目标,无私奉献,奋勇前行……(中国西藏网 通讯员/杨秋平)

(责编: 李雨潼)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