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 > 新闻 > 涉藏动态

青海省海北州:新种养模式带来新变化

发布时间:2022-07-13 11:00:00来源: 青海日报


祁连山下好牧场。尹耀增 摄

  当前,海北藏族自治州高原现代生态农牧业正处于加快转型升级的非常时期,但供给侧结构性、体制性存在的问题多、矛盾深。如何研究农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路径、重点和突破口,不断提高农牧业供给侧体系质量和效率?

  这,既是高原现代生态农牧业持续良好发展的内在需求,也是海北“三农”工作的当务之急。问题在哪里、矛盾在哪里,改革的方向就指向哪里,不调整、不改革、不破解矛盾怎能有出路?

  “走出逆境,重振海北农牧业雄风唯有转变发展方式,从索取向保护转变、从单一的种植养殖向生态生产生活良性循环转变。”海北州农牧和科技局局长东宝对实现农牧业生产低消耗、高利用有着更深的体会。

  近年来,海北顺应农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尝试多元化的种养模式,从传统粗放管理向现代科技管理转变,种植业从单纯的粮油二元结构向多元结构转变,养殖业从单纯的粗放养殖向西门塔尔肉牛、肉羊、藏香猪、冷水鱼等特色规模化养殖转变,种养业实现质量、效益与生态安全并重发展,科学合理的种养为全州农牧业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截至“十三五”末,全州农作物播种面积82.68万亩(5.5万公顷),粮食产量8.75万吨,油料产量4.84万吨,蔬菜产量1.14万吨,全州存栏各类牲畜386.26万头只(匹)。全州一产增加值由2015年的15.82亿元增加到29.61亿元,年均增长4.6%,农牧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15年的9836元增加到14842元,年均增长8.6%。

  这一组数字反映出的是,全州农牧民生产生活的日新月异和幸福指数的不断攀升。

  特色产业为群众增收致富“锦上添花”

  提高耕地质量,稳定粮油作物播种面积的同时,如何增加农民收入?海北着眼长远,除了种植结构调整的一个重要抓手“粮改饲”外,其次就是加大在农区的设施蔬菜生产基地建设和蔬菜种植补贴力度。

  “以前,村集体没有经济收入,村干部说话办事底气不足。现在,村里有了产业,村干部和村民们干劲更足了。”时任门源回族自治县泉口镇大湾村村委会主任的白明元对产业带动村集体经济发展充满信心。

  位于门源回族自治县泉口镇北部的大湾村,因耕地少、种植结构单一,曾经村子发展滞后。如何尝试多元化种养模式,发展壮大产业一直都是村“两委”班子思考的问题。

  就在全州农牧业加快转型升级之际,驻村干部和村“两委”干部反复进行市场调研分析,结合大湾村的实际情况,大家一致认为发展香菇种植和牛羊养殖业比较符合实际,前景也好。

  进入夏天,大湾村村集体香菇大棚内,几个工人正忙着采摘和分拣香菇。眼下正是香菇出菇的阶段,每个大棚都整整齐齐地摆放着菌棒,一朵朵长势喜人的香菇都竞相挣脱菌棒冒出头来,密密麻麻,圆实肥硕、品相极佳。

  “现在第一茬香菇开始采摘,预计一个棚第一茬出菇1500公斤。如果按每棚出菇4茬计算,8个棚可出菇3.5万余公斤,在香菇行情稳定的情况下,10月份村集体将会得到一笔可观的分红收益。”白明元说。

  有了主基调,再稳步推进,机遇也如期而至。2020年,由14家经济体36人参与成立了“门源县食用菌产业协会”。

  截至目前,全州从事食用菌产业新型经营主体15家,其中公司5家、村集体1家、专业合作社7家、家庭农牧场2家,2021年食用菌栽培163.26万棒,采摘鲜菇980余吨。

  海北州按照示范区总体要求和“抓点带面、稳步推进”的思路,贯彻执行“农牧稳州”的战略部署,坚持深化农牧区改革,调整农牧业结构,加快农牧业科技进步,大力推进产业化经营,逐渐走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高原特色有机农牧业之路。

  特色养殖为乡村振兴注入新活力

  如何解决牲畜单一化、出栏率低的问题?海北州始终坚持各级标准化养殖认定、规范化养殖方式,加大资金投入,提升产出率,逐步形成“主导产业+特色养殖”并行发展模式。

  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路上,门源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养好十头西门塔尔牛,婆娘娃娃安心热炕头。”

  “这个牛很好养,一头牛犊投入大概2000元,出售就能卖1.5万元。在没有青草的季节就喂黄草和苞谷、青稞饲料,长肉快,见效也快。一家人养十头牛就不用外出打工了。”在北山乡大泉村二社,李永梅一家养了7头西门塔尔牛,投入6.3万元,在后山公共草场放养三个月后出售了两头卖了3万元。

  2020年,门源县从全县8个农业乡镇和2个半农半牧乡遴选出养殖西门塔尔牛的农牧户2000余户,利用875万元州县支农资金撬动金融资金12500万元购置西门塔尔母牛进行养殖,以“农牧+金融+就业”模式开发就业岗位1000个以上,极大地解决了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问题。

  此外,冷水鱼养殖,火焰蔘种植等新物态持续落户海北,不断拓宽了群众的致富之路。

  新型经营主体引领乡村产业

  如何实现一手抓生态,一手抓收入,且两手都过硬的新局面呢?无疑,海北畜牧业正迈步走在既符合实际又能开拓未来的希望大道上。

  “股民久美尖措分得12.3万元,股民多多分得11.7万元,股民山知布分得11.4万元,股民才科分得11.2万元,股民孙满仓分得9.7万元……”这是祁连县野牛沟乡达玉村达玉生态畜牧业合作社在去年末分红时的一段场景。

  “入社之前,我辛辛苦苦放牧一年收入也只有5万元,入了合作社后,年底的收入分红加劳务工资,有14万元。”达玉村牧民久美尖措说起合作社带来的好处满眼欣喜。

  2014年6月,青海省作为全国首个草地生态畜牧业试验区开始在各地展开生态畜牧业试点。时任村党支部书记的文长太主动承担起建立达玉生态畜牧业合作社的工作。在他的带动下,达玉合作社成为海北州第一批试点合作社,而且合作社发展一年比一年喜人。

  在祁连县农牧水利科技和乡村振兴局副局长公保才旦看来,要提升经营组织化水平,还要坚持“先发展、后规范、再提高”的原则,采用能人带动、农牧民集资入股、生产资料整合等途径组建各类专业合作社。

  “全州共培育种养大户、家庭农牧场、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等新型农牧业经营主体536家,发展股份制生态畜牧业合作社11家,家庭农牧场407家,省级龙头企业8家、国家级龙头企业2家。”东宝说。

  如何形成农牧业经营主体引领示范发展,促进种养业结构趋于合理化?

  海北的发展思路是结合现代农牧业发展,以种养大户、家庭农牧场、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等新型农牧业经营主体为平台,以农牧业生产资源集约化规模经营为载体,积极培育区域优势产业带,突出抓好种养结构调整。

  和煦春风拂大地,农牧焕发新活力。海北州生态农牧业发展已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走在了全省前列。“生态保护优先”下的“海北经验”,正在为擘画新时期青海农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发展新蓝图贡献力量。

(责编: 于超)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