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 > 理论 > 资讯

绿色发展推动城市更新

中央民族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谢文心 发布时间:2022-04-02 09:05:00 中国经济网

  绿色发展推动城市更新

  随着“十四五”规划、2035年远景纲要的出台以及陆续印发的城市更新相关政策,可以看出“十四五”期间经济社会将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作为承载人口、集聚经济、汇集资源的空间载体城市,是国家落实加速发展方式转型、贯彻绿色理念的重要方向。我国城市更新经历从旧城改造,产业转型升级等一系列变迁,内容不断深化。目前绿色城市更新的目标是建设宜居、绿色、韧性、智慧、人文城市,是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实现高质量生活的重要体现。找到正确实施绿色城市更新的路径,是实现城市高质量发展,也是我国扩大内需、扩大有效投资、释放消费潜力的有效途径。

  城市更新绿色理念先行

  绿色发展理念是习近平主席在2015年提出的,目的是要解决好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问题。人类发展活动只有遵守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规律,才能正确处理好发展与保护协同共生的关系,才能促进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生态与产业的相互转化,才能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发展。绿色城市更新的理念是通过转变生产和生活方式提高城市的资源环境效率,将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作为未来更新的共同目标和价值取向,不断加强城市更新与智慧、绿色和健康技术的融合。

  城市更新需要统筹绿色规划

  开展绿色城市更新,应确保规划的统筹引领作用,注重系统层面的问题,不再以物质性更新为首,而是实现功能调整、结构优化的综合性更新,形成目标更明确、内涵更丰富、执行更全面的系统更新规划,从而达到全方位、前瞻性、多层次的战略布局。首先应从城市层面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在此基础上形成规划技术要求,出台更细化、有针对性的实施细则,为各地开展绿色城市更新提供有效的方向。其次价值体系由物质决定论的形体主义规划思想逐渐转向协同发展理念、组织规划等人本主义思想,将土地功能调整、城市生态修复与修补相结合协调,科学划定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生态保护红线、基础设施建设控制线、历史文化保护线以及城市开发边界等,统筹布局生产、生活、生态三大空间。

  绿色科技推动城市更新

  科技作为人类文明的集中体现,始终与城市更新有共生共荣的紧密联系,是城市智慧、生态、人文的顶层推动力。绿色科技作为城市更新发展的驱动力,主要由两方面组成:一是绿色建筑技术的应用,其应用不仅包括建筑物本身,还要求工程建设全过程绿色建造,采用诸如绿色水泥、墙体、节能玻璃等绿色建材,因地制宜地进行生态改造,达到消磁、消声、调光、调温、隔热、防火等健康安全的绿色建筑,提高城市生活的便捷性、保障性与适配性。依托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将城市更新从源头抓起,将绿色发展理念融入生产方式的全要素、过程和环节,实现更高层次、更高水平的低能耗、零能耗的绿色生态要求。二是绿色科技产业对城市更新管理的提升,由此建立更加低耗能、高便捷的城市生活方式。通过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技术为支撑,融入现代化、智能化的公共服务、公共设施管理方式。在供热、供电、供水、环境保护监测与管理等城市治理的各主要领域,加速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基础设施的绿色改造,提高城市系统的高效智能互联,创造更加以人为本的绿色宜居环境。

  人文治理助力城市更新

  文化是城市的根和魂,是民族历史上道德传承、文化思想、精神观念形态的总体,这些塑造着一个城市与众不同的历史底蕴和精神气质。各城市可充分利用自身城市的历史文脉及特点进行更新与改造,代表性的北京大栅栏历史文化街区的改造提高了微空间的公众参与度达到修补城市“点”状空间,上海民生码头的更新改造结合黄浦江滨河步道的建设使其完善整体绿地规划的结构布局。在这些高水平推进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进程中,人文之治、人文精神成为一个时代迫切的需求。城市更新作为城市调整和改造的一种手段,要谨防人为地割断城市的历史文脉和城市的有机生长;应充分挖掘区域历史文化价值与特色,加强整体格局和历史风貌原真性保护。同时采用“小规模、渐进性”更新方式,将文化遗产融入到现代城市生活和业态发展中,让城市文脉能存于历史、活在当下、面向未来。

  人是城市的核心,是城市更新推动的原动力和最终目标,绿色城市更新离不开城市里居住的人。绿色城市更新应引导和重塑人们的传统理念,在衣、食、住、行、游等各个领域向绿色转变,通过绿色消费倒逼绿色生产,推进绿色生活变革,促使绿色生活方式成为城市群众的自然选择。(作者:中央民族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谢文心)

(责编: 王东)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