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一大纪念馆开馆 集中展示建党时期珍贵文物
位于上海市的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纪念馆3日开馆,设有基本陈列“伟大的开端——中国共产党创建历史陈列”,党创建时期的红色文物得到“集结”展示。
中共一大纪念馆由中共一大会址、宣誓大厅、新建展馆等部分组成,新建展馆同为石库门建筑风格。新的基本陈列展厅面积超3000平方米,在馆藏12万件(套)文物和近年来从国际国内新征集档案史料中,纪念馆精选出612件文物展品,较原先基本陈列展出的文物数量大幅扩容。包括各类图片、艺术展项等在内的展品总量由原来的278件增至1168件。
6月3日,观众进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纪念馆参观。新华社记者 刘颖 摄
展览共7个板块,分别为“历史选择 伟大起点”“前仆后继 救亡图存”“民众觉醒 主义抉择”“早期组织 星火初燃”“开天辟地 日出东方”“砥砺前行 光辉历程”“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 永远奋斗”,生动体现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和百年奋斗历程。
全新陈列亮点纷呈,其中,建党文物集中展示,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马克思主义早期传播、共产党早期组织的成立、中共一大,以及中共二大、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等建党前后的珍贵文献、照片、实物等悉数亮相。
例如,20世纪30年代出版的《独秀文存》、李大钊使用过的打字机、《共产党》月刊创刊号等等。
展览中,珍贵文物实现了成组展示。“主义的抉择”精选100件五四运动前后传播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的报刊杂志,制作成大型立体式视觉置景,并突出展现标志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进入比较系统传播阶段的《新青年》第6卷第5号“马克思研究专号”。
“真理的味道”则将纪念馆“镇馆之宝”《共产党宣言》72种版本全部展出,三组互为呼应的故事场景讲述翻译宣言、出版宣言、守护宣言三个篇章。
文物实物之外,陈列还注重综合采用图片图表、动态视频、油画雕塑、实景还原等多种展示手段,突出红色主基调,做到“步步有景,步步有故事”。
6月3日,党员在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纪念馆外重温入党誓词。新华社记者 刘颖 摄
6月3日,观众在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纪念馆内参观。新华社记者 刘颖 摄
6月3日在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纪念馆内拍摄的“伟大的开端——中国共产党创建历史陈列”。新华社记者 刘颖 摄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上海:中共四大纪念馆重新开馆
5月31日,全新布展提升后的中国共产党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纪念馆重新开馆,基本展陈面积较之前扩大一倍,完整再现1925年中共四大在上海召开的历史。[详细] -
开天辟地大事变 习近平讲建党故事
开天辟地大事变,习近平讲建党故事。[详细] -
听总书记讲党史故事|“半截皮带”铸军魂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到访红色圣地,缅怀革命英烈,讲述红色故事。让我们重温总书记讲述的党史故事,从中汲取前进的智慧和力量。[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