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 > 即时新闻 > 地方

江水奔入淮 清水送万家

发布时间:2022-12-21 09:32:00来源: 安徽日报

  经过“双线引江”和菜子湖、巢湖、瓦埠湖的“三湖”调蓄,翻过了江淮分水岭的长江水一路北上,下一站,就是它最关键的“目的地”——淮河。

  江水是如何经过最后一道枢纽奔流入淮的?长江淮河交融后的水源,又是通过哪些线路送进皖北地区的千家万户?近日,记者来到引江济淮东淝河闸枢纽和江水北送的部分节点,采访工程建设最新进展。

  船闸成型

  江淮沟通“最后一站”将通航

  近日,在位于寿县境内的引江济淮东淝河闸枢纽工程建设现场,一台台混凝土运输车来回穿梭,机器声隆隆作响,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放眼望去,硕大的船闸已然成型,笔直的河道从中穿过,不远处,宽阔而壮观的淮河静静流淌。

  东淝河,昔称东淝水,是淮河右岸的一级支流,其末段流经八公山南,古时为战略要地,古时淝水之战即决战于此。

  这条河流也是江水入淮的必经之路,引江济淮东淝河闸枢纽就立足东淝河与淮河交接处,成为江淮沟通段的“最后一站”。

  “目前,东淝河船闸一期工程主体工程已完工,装修装饰已完成,已经具备通航条件。二期船闸工程建设正在进行,正抢抓主体闸首、闸室等工程施工,二期预计2024年8月完工。”中交二航局东淝河闸改造工程项目部党支部书记刘群介绍,该工程设计最大通航船舶吨级为2000吨级,年过闸货运量为3031.9万吨。改造工程与即将验收的东淝河一期船闸平行建造,未来将共用上下游引航道,双线船闸合计每年过闸货运量为5782.9万吨,过往船舶通行效率将大大提升。

  “别看只是改造现有船闸,但这里位置特殊、地质复杂、难度很大,我们几乎是在水中建设,可谓是‘多面环水’。”安徽省引江济淮集团有限公司淮南建管处东淝河闸枢纽业主代表薄飞表示,这里的上下游分别是东淝河和淮河,周边还有瓦埠湖蓄洪区、寿西湖行洪区和部分圩区,复杂多变的地质,对工程结构、基坑降水和支护安全影响巨大。在这里,汛期几乎没法施工,且必须做好截渗,确保干地施工。

  这一关键节点的打通,不仅能发挥江水北送的输水作用,还有巨大的经济意义。

  薄飞表示,江淮运河成了一条捷径,让航运速度更快、成本更低。通航后,江淮航运将直接沟通,使得航运里程大幅缩减,淮河流域往来长江上游方向、武汉方向的船只将直接通过江淮运河进入长江,相比经江苏扬州附近再进入长江,可缩短航程400公里左右。

  通水在即

  引调水源迎来“升级版”

  浩浩江水奔流入淮,与淮河水交融,再随着各支流线路北上,经各泵站和水厂管道,流向皖北地区的千家万户,超过3000万皖北群众将能喝到引调水源。

  12月4日中午,怀远县包集镇余庙村的村民王宇将水龙头一拧,一股清澈的自来水流淌而出。“以前俺们这边祖祖辈辈喝压水井里的水,水质不好。这自来水用着省心、喝着放心!”王宇高兴地说。

  改变,源于今年投入使用的包集镇小集水厂。据介绍,包集镇的小集水厂于去年11月开始改扩建,改建取水泵站1处、水厂1处,新建配水管道9.5千米,今年3月份改扩建工程完工。改扩建完成后,小集水厂取用怀洪新河河水,兼并包集水厂和陈集水厂,实现区域化供应地表水。该水厂所供应的范围是包集镇和陈集镇两个乡镇的行政村,覆盖人口12万多人,日供水能力13400吨。

  随着皖北地区群众喝上引调水工程的推进,越来越多农村水厂实现改造升级,农村群众喝上了更优质的水。

  “皖北地区群众喝上引调水”这项工程,很多皖北群众都不陌生,并因此受益。在去年,省委、省政府实施“皖北地区群众喝上引调水”工程,并作为“我为群众办实事”省级重点民生项目部署推进。工程通过用地表水替换原来的地下水水源,确保“十四五”时期皖北人民喝上更优质更干净的水、基本不喝地下水。

  引江济淮,是皖北地区群众喝上引调水工程的重要水源基础。随着江水的北上,群众喝的引调水将迎来“升级版”,即从喝上淮河支流的地表水,到能喝上来自长江的优质水。

  江水北送

  “四线齐发”惠及皖北6市

  冬日暖阳下,位于亳州市南部的调蓄水库,一只只水鸟飞过,清澈的水面泛起层层涟漪。目前,这个493万立方米库容的水库,成为许多亳州人的“大水缸”。

  长期以来,亳州地表水资源紧缺,饮用水源以地下水为主,地下水超采也影响了生态环境。这决定了当地必须抓紧开源引流,实现水源置换。

  2020年6月,引江济淮亳州应急供水工程通水,这相当于引江济淮通水前的“应急版”或“过渡工程”:通过引入淮河支流西淝河和茨淮新河的水源,注入亳州城南的调蓄水库,让亳州人先喝上水质更好的地表水。

  引江济淮通水后,“2.0版”就来了,原地下深水井将改作应急水源备用,长江水顺着西淝河一路北上注入,亳州人真正喝上长江水。

  “目前,引江济淮亳州境内工程均已完成,具备联合试通水条件。”亳州市水利局局长荀凤飞表示,截至今年12月4日,西淝河北站累计供水126万立方米;朱集站累计供水3676万立方米;亳州加压站累计向亳州城区供水超1亿立方米;龙德站已向河南供水547万立方米,为河南段引江济淮联合运行提供水源。

  “引江济淮亳州段工程建成后,可有效解决亳州工业和城乡生活用水不足问题,补充农业灌溉用水,具有显著的供水、生态等综合效益。”荀凤飞告诉记者,下一步将加强日常监管,进一步优化引江济淮地表水资源配置,做好西淝河清水廊道和水库水源地保护,保障群众饮水安全。

  不仅仅是亳州,北上的长江水到淮河后将“水分四路”,分别沿着沙颍河线、西淝河线、涡河线、淮水北调线,输送到阜阳、淮南、宿州、蚌埠、淮北等6市28县(区)。

  未来,将以淮河干流水源和南水北调东线、引江济淮等调水工程引调水为基础,进行皖北地区整个供水地下水源替换,更加优质干净的水,将流进皖北地区千家万户。(王弘毅)

(责编:李文治)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