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 > 即时新闻 > 新闻

“消闲岛”重生记

发布时间:2022-05-19 08:37:00来源: 北京日报

  “设计师就是要通过专业能力把老百姓的愿景表达出来、固化下来。”

  ——李晓楠

  红花绿树,柳枝婆娑,水中鱼儿畅游,岛上藤椅、石桌错落有致。走进通州区永顺镇天赐良缘社区,春夏之交的共享小岛生机勃勃。作为改造小岛的责任规划师,李晓楠对这里的一草一木都格外熟悉。

  李晓楠,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副中心分院空间规划二所副所长。对有着15年工作经验的他来说,担任城市副中心责任规划师是进入了一个新天地。“就比如设计阶段,以前是设计师自己做,现在要带着居民一起设计。设计师就是要通过专业能力把老百姓的愿景表达出来、固化下来。”李晓楠说。

  李晓楠带着团队反复考察,锁定了永顺镇天赐良缘社区。

  天赐良缘社区建于2000年左右,采取人车分流模式,社区内绿化面积不小,还有两个湖心小岛,“改造的底子非常好”。李晓楠说,更重要的是,社区居民的自我更新意识很强。84岁的居民王德泉老爷子在社区发起了“居民自愿者”组织,“自愿者”们自筹经费对湖心小岛进行了装饰、设计,并负责维护,但由于缺乏专业技术,也逐步暴露出植被短缺、水道堵塞、环境品质不高等问题。

  “我们的任务不是全面包办,而是动员全体居民共同参与,共同实现居民的愿景。”李晓楠说。于是,他带着同事,借助居委会、物业和“居民自愿者”,召开居民议事会议,征求大家对社区改造的意见。要不要改,哪些要改,怎么改……一个个问题有了答案,改造计划也逐渐明确。

  改造重点是社区里的两个湖心岛。南侧小岛,“居民自愿者”孟大哥和张大姐夫妻俩没少花心思收拾。两人自掏腰包修了木桥、清理了湖面杂草,还找来一块大石头刻上了自己为小岛取的名字——“消闲岛”。唯一美中不足的是小岛上供居民休憩的座椅,全是居民从自家搬来的闲置家具,木头的、石头的、皮质的,五花八门,杂乱无章。

  “由简到繁,先把简单的改造出来,也等于是给居民打个样儿。”于是,李晓楠和同事们借助属地政府等相关单位给予的资金支持,为“消闲岛”换上了一批物美价廉的座椅,又对绿植进行了规整、补植,南侧小岛焕然一新。

  到了北侧的“鸽子岛”,李晓楠和同事却碰到了难题。

  原来,北侧小岛之所以得名“鸽子岛”,是因为孟大哥和张大姐在岛上养了不少鸽子,还有几只大鹅。这让社区居民们半是欢喜半是愁。鸽子、大鹅灵动,为小区增添不少生机,可小动物的粪便太破坏环境。

  “居民参与社区自更新,最重要的是尊重居民的意愿。”李晓楠让居民们自己决定大鹅和鸽子的去留。

  “太影响环境了,而且有异味儿。”“大鹅能看家,也啄人,院里这么多小孩儿也不安全……”大家你一言我一语讨论起来,最终决定,大鹅不养了。

  接下来需要解决的是鸽子的问题。现有的笼子又大又破,与岛上的景色格格不入,李晓楠和同事们特意做了三个鸽子笼的设置方案,一版大号笼子,一版中号笼子,一版没有笼子,请居民们投票。可没想到,投票的结果是赞成没有笼子方案的人最多。看到这个结果,张大姐和孟大哥不干了。

  “鸽子笼都不让放,这不就是不让养了吗?原来我们收拾小岛的时候,谁填过一锹土?那索性什么都别留,全都重新来!”

  “社区环境的维护主要依靠‘自愿者’的力量,可是大家又不愿意听取‘自愿者’们的意见,让人寒心。”

  ……

  眼看矛盾就要激化,李晓楠赶忙请出王德泉老爷子说和,并再次和居民沟通意见。细心的李晓楠发现,其实,大多数人投票无笼的方案,并不是完全排斥养鸽子,而是鸽子笼影响整体美感。对此,李晓楠和同事们也给出了各方都满意的解决方案——购买一款和小岛景色相适应的木质笼子,既满足养鸽子的需要,又与周边景致和谐相融。

  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四季轮回里,天赐良缘社区共享小岛改造项目像一株破土萌发的新芽,在李晓楠们的精心呵护下,生根、抽条、茁壮成长。步道铺装鹅卵石、清除湖面淤泥、花箱认领,居民们主动参与,许多人还加入了“自愿者”队伍。

  去年“十一”,天赐良缘社区湖心共享小岛改造项目完工,李晓楠带着同事们举办了开园仪式,为了巩固住改造成果,又帮社区制定了“共享小岛”百姓公约,建立起长效管理机制。

  “80后”李晓楠是个土生土长的北京孩子。从北京建筑大学城市规划专业一毕业,就进入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工作,后来考研深造,毕业后又回到了这里。对这份工作的坚守,源于对故乡的热爱和对童年生活的怀念。在李晓楠的记忆中,小时候的北京城是一条条胡同组成的,无论外面怎样车水马龙,一走进胡同,就仿佛隔绝了喧嚣,一切是那么安静、安全、井然有序,“我很怀念这种感觉”。

  现在,老城双修、城市更新、街巷整治等一系列工作,正在帮城市重建秩序。“能够亲身参与到这个过程,为寻回童年时城市的静谧与祥和做点儿贡献,是非常有意义的一件事。”李晓楠说。

(责编: 郭爽)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