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 > 扶贫

思路决定出路 实干逐梦小康——拉萨市尼木县脱贫攻坚工作亮点纷呈

发布时间:2021-01-08 10:50:00来源: 西藏日报

  “不抛弃每一户贫困户,不放弃每一个贫困村,全面小康路上一个也不能少。”这是尼木县委、县政府多年来对脱贫攻坚工作的态度。

  位于拉萨市西大门的尼木,藏语意为“麦穗”,历史文化厚重,是藏文和藏香文化创始人吞弥·桑布扎的故乡,被称为“藏文鼻祖之乡、藏香文化之源”。

  自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尼木县精准识别建档立卡贫困户1259户5018人。尼木县委、县政府立足实际,实干创新,主动作为,团结带领全县广大干部群众积极投身脱贫攻坚,以强烈的政治责任、精准的思路举措和扎实的工作作风切实担负起党和人民交给的历史重任、新时代赋予的伟大使命,全县脱贫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2018年9月,尼木县实现整体脱贫摘帽。

  “现代尼木三步走”,谋篇布局统领全县脱贫攻坚。“思路决定出路”。针对尼木县“自然条件较差、地理位置偏远、资源禀赋不足”的“三差”实际,尼木县委、县政府在深入调查研究、广泛征求意见、充分论证评估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大胆创新,科学谋划了“现代尼木三步走”总体布局和“四产业三园区”发展布局,对照实现“两个一百年”目标和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阶段,将每一步细分为“三个五”。

  尼木县把全县党员干部作为现阶段可以挖掘的最大资源,致力打造“三支队伍”“五支力量”、全力推进25项措施,凝聚起推动尼木各项事业砥砺前行的磅礴力量。思路清,干劲足,减贫成效更明显。

  没有产业支撑的脱贫不是真脱贫,产业带动是巩固脱贫成果、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支撑。

  面对尼木县扶贫产业基础薄弱、长期无支柱性产业的窘境,尼木县委、县政府明确了重点发展“藏香、藏鸡、有机农业、全域旅游产业,推进尼木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园区、拉萨经开区尼木产业园区和尼木尼弘元仓经济港物流园区建设”的“四产业三园区”发展布局。

  根据产业发展布局,按照“突出扶贫效果与持续增收相结合、注重产业结构调整和经营体系建设相结合、坚持集中打造和带动全局相结合”的“三项原则”,尼木县“十三五”时期计划实施产业扶贫项目39个,总投资10.88亿元。其中30个项目已建成并投入运营,9个项目正在建设。

  积极带领全县上下主动争取北京对口帮扶和上级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坚持把培育产业作为脱贫攻坚的根本出路,把产业扶贫作为稳定脱贫长期巩固的基本之策,确定了实施“短平快”产业项目与发展新兴产业、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相结合的产业扶贫指导思想。

  2020年以来,运营项目带动992人就业(辐射带动3440人),增收463.08万元,其中带动建档立卡户738人就业增收262.38万元;带动8135人次投劳务工增收89.1万元;带动543户分红增收113万元,其中带动建档立卡户443户分红增收97.4万元。

  近年来,尼木县各级政府一直认为“只有思想落后的领导,没有行动不积极的群众”,于是“自我造血”功能与“我要脱贫”意识不断加强。

  几年前帕古村出了名的“吉拉年布”(藏语意为懒汉)巴桑尼玛,虽然是一个强壮的年轻小伙,却整日游手好闲在茶馆喝茶晒太阳,不仅没有在增收致富上想办法,还经常向家里伸手要钱。

  帕古村村党支部通过主动对其进行多次教育引导,帮助安排村里有专业修车技术的阿旺益西对其进行鼓励帮扶,谈心交流,手把手传授其修车技术。现在的巴桑尼玛学会掌握了修车技术,平日里外出打工,利用打工赚的钱,还帮助家里开了一间茶馆,年收入达3万元以上。

  除此之外,由懂经营、善管理、会理财的党员和群众实施“帮带”,帮带方式为:村民财务进行规划和管理,引导督促村民平常不乱挥霍和浪费,逐步使家里有余钱,用于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因缺乏劳力导致贫困的群众由家里劳力富余、党员和群众实施“帮带”,帮带方式为:代购生产生活用品、帮助劳动等,使每一位村民不因无劳力而在脱贫路上掉队。

(责编: 常邦丽)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