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水果走红的启示(新知)
【现象】一段时间以来,售价不菲的进口猕猴桃受到消费者青睐,春节期间在某些地区一度卖到断货。报告显示,2021年,我国水果进口额达134.7亿美元,同比增长30.9%,再创新高。特色水果走红国内市场,是消费升级、购买力提升的生动写照,显示出当前我国居民的消费需求已经由“有没有”向“好不好”转变。
【点评】
“水果篮子”的变化是观察消费动向的一个窗口。近年来,越来越多特色水果进入中国市场,一些品种在短短几年中销量暴涨,成为人们餐桌上的常客。从车厘子、牛油果,到阳光玫瑰葡萄等,特色水果在我国销量一路走高,反映出消费升级的明显势头。
水果是快消品,具有消费周期短、消费频率高、替代产品多等特点,品质高才能销得好、卖得上价。以猕猴桃为例,畅销的进口猕猴桃不仅口感较佳,而且品质统一。这种均衡性背后,是生产者对整个产业链的精准把控。生鲜行业有一种说法:没有标准化就没有规模化,没有规模化就没有生长空间。这提示我们,增强国内同类产品的市场竞争力,需要在标准化、规模化、产业化运营等方面下足功夫,进一步提升产品品质。
数据显示,我国猕猴桃种植面积及产量均位居世界第一。在此基础上,打造质量上乘、品质稳定的特色果品,是一项涉及品种选育、标准订立、田间地头管理、包装仓储运输、食品安全管理等在内的系统工程。从种植、采摘、分拣、包装到销售,每一个环节都需要有相应标准,在提高效率的同时稳定品质。近年来,从赣南脐橙、洛川苹果,到瑶山雪梨、平谷大桃等,我国各地精心培育,通过规模化、标准化运营打造了一批地标农产品,也逐步获得更多市场认可。实践证明,打通产学研各环节、整合产业链上下游,把牢质量关、品控关,才能推动水果行业更上台阶。
品牌化营销为好产品打开广阔销路。一段时间以来,一些水果品牌或是迎合新潮的生活理念,或是开发新的消费形式,不断扩大品牌影响力。同时,借助直播带货等,广泛拓展获客渠道,在提高品牌知名度、美誉度、认可度的同时,也增强了消费黏性。善于运用营销手段、开展差异化营销,明确市场定位、讲好品牌故事,也是特色水果走红带来的启示。
我国旺盛的消费能力为水果行业提供了广阔发展空间。顺应消费升级的大趋势,以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为目标,推出更多叫得响的国产水果品牌,推动水果产业更高质量发展,不仅能更好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也将为乡村振兴提供强大助力。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是短期现象还是新型商业模式?应对疫情,“宅经济”更火了
办公在“云端”、买蔬菜瓜果用手机下单……[详细] -
消化道振动胶囊系统获批上市 用于治疗便秘
近日,国家药监局经审查,批准了“消化道振动胶囊系统”创新产品注册申请。国家药监局表示,本产品通过振动对结肠壁进行刺激。[详细] -
国家卫健委:2022年要聚焦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
据国家卫健委消息,2月28日,2022年全国卫生健康宣传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在京召开。[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