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 > 扶贫进行时 > 扶贫故事

结对帮扶+高位谋划=一个脱贫奔康的藏区新村

叶书英 发布时间:2018-01-16 10:58:00来源: 德阳日报

阿坝州若尔盖县下巴西村地处高半山区,海拔2900米,属于半农半牧区。

这里有光荣的历史,1935年,红军从这里走出草地。

这里也有贫困的过去,全村建档立卡贫困户16户65人,基础设施薄弱,产业发展滞后。

这里还有一个动人的脱贫攻坚故事,在德阳对口帮扶下,现如今下巴西村整个村子都洋溢着摘掉“穷帽”的喜悦。

2014年,下巴西村被认定为贫困村。2016年9月,德阳市新一轮对口帮扶若尔盖县工作正式展开,下巴西村被确定为德阳对口帮扶的贫困村。经过一年多的努力,2017年12月,下巴西村通过贫困村退出核查,达到了“一低五有”的标准,全村贫困发生率低于3%,下巴西村正式宣告退出了贫困村行列。

对症下药拔掉“穷根”

在脱贫攻坚的大背景下,德阳结缘下巴西村,将其作为新一轮对口帮扶若尔盖县的重中之重。德阳市对口帮扶若尔盖县前方指挥部成立专门的精准扶贫工作组,先后30多次深入下巴西村尕尔卡、长安、桃恩三个自然寨,对项目建设和脱贫攻坚工作进行实地考察,摸准了下巴西村的“穷根”。

“我们引入专业力量,紧紧围绕脱贫攻坚这个核心,围绕幸福新村建设、特色旅游打造、文化潜力挖掘、特色产业发展等进行整体规划设计,制定了《若尔盖县巴西乡下巴西村精准扶贫发展规划》,为下巴西村今后10年的发展和把下巴西村打造成为集农、牧、观光、旅游为一体的藏区新村提供了路子和方子。”德阳市对口帮扶若尔盖县前方指挥部指挥长张锐介绍说。

如今,德阳最初的构想已经逐步变成现实。2017年9月,尕尔卡寨第一家藏家乐开张了。虽是第一次“下海”,老板卓玛措却是信心满满,“我们下巴西村有丰富的旅游资源,通过德阳对口帮扶,帮助我们改善了基础设施,让我们看到了希望,相信我的藏家乐生意一定会好起来。”贫困户肖英的新房距离寨子较远,路难行,水、电不通,前方指挥部积极协调,帮肖英的新房通上了水电,门前30米的土路进行了硬化;贫困户索扎措是个单身母亲,和80多岁的母亲以及10多岁的儿子挤在一间房间里居住,前方指挥部多方协调,为她家盖了两间新房,新修了围墙大门……

精准脱贫需要“精准滴灌”。德阳对下巴西村的对口帮扶,眼光始终锁定最困难群众。“针对16户贫苦户的情况,我们因人而异,因人施策,缺啥补啥,必须做到精准脱贫政策措施精准到户,精准到人。”德阳市对口帮扶若尔盖县前方指挥部副指挥长李家勇说。

创新发展打开“瓶颈”

德阳的目标,是通过高起点谋划、高标准建设和高效率推动,把下巴西村建成脱贫攻坚的“德阳品牌”。基于此,德阳在规划中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力度,优先解决水、电、路、通讯等制约发展的瓶颈问题。“计划实施整村推进项目17个,基础设施项目13个,包含村寨道路、供排水、消防设施、村民活动中心等,目前已开工4个项目,到2018年上半年,将完成对基础设施的改造。”张锐对项目情况如数家珍。

好房子、好环境有了,怎么才能过上好日子、养成好习惯、形成好风气?德阳把目光瞄准产业、造“活血”。下巴西村有种植中药材、高原生态油菜和养殖牦牛藏香猪的传统,但由于交通信息闭塞,过去几十年一直靠天吃饭,靠运气销售,没有形成规模。在前方指挥部积极引导下,下巴西村建起了专业合作社,规模化、产业化、集约化的种养植模式逐步形成。下巴西村发展有机药材大黄395亩,生态油菜487亩,投资77万余元新建了健康养殖基地。“这些项目,预计能为全村人均增收500余元”。村党支部书记热学算了一笔账。

在发展传统产业的同时,德阳帮助下巴西村积极开拓发展新兴优势产业。2017年4月,前方指挥部组织下巴西村的农技员、种植大户到德阳药企的桔梗种植基地参观学习,并立学立做,引进了15亩桔梗进行试种,“如果试种成功,一年一熟且效益不错的桔梗将为我们带来不菲的收入。”看着刚种下的桔梗,热学眼中饱含希望。

在做强产业的基础上,德阳致力于壮大下巴西村的村集体经济。2017年,德阳投资200余万元,启动下巴西村中药材仓储基地、榨油坊和健康养殖基地建设。“三个项目建成后将移交村两委管理,作为村集体资产,采取‘公司+村集体经济+农户’的模式,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张锐介绍说。

效益立竿见影,德阳中江某公司已和下巴西村签约10年并预付2年租金,把下巴西村作为中药材种植、收购和加工仓储基地。“今后从下订单到药材仓储,再到初级加工都在村里完成,村民在家门口就能将地里的药材销售,实现增收。”巴西乡党委书记刘江,描绘出了下巴西村,近在眼前,可期的未来。

(责编: 于超)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