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 > 专题2019 > 中国农业大学先进事迹 > 先进事迹

中国农业大学扎根曲周的故事——“先要把自己变成农民”

发布时间:2019-06-03 20:44:00来源: 人民日报

  翻开2013年科学出版社出版的《我和科技小院的故事》一书,扉页上,“曲周,我来了!”五个大字映入眼帘。一个生长于城市的青年来到农村,在这里扎根、成长的画面跃然纸上。

  农村是什么样子?在第一个驻扎在科技小院的农大学生、中国农业大学植物营养系2009级研究生曹国鑫的印象中,农村是一幅画:一块地,一头牛,一只犁和一位老农。

  第一次来到河北省邯郸市曲周县,是2009年。曹国鑫感觉生活一下子变了样,没有了操场的喧闹、图书馆的安静,也没有了琳琅满目的便利店、招手即停的出租车,日常的生活在这里大变样。

  “但这里的一切又都是新鲜的,整齐的树林、金黄的小麦、淳朴的村民,还有鲜活质朴的方言。”曹国鑫说,心目中有关农村的那幅画突然在这一刻变得立体了、真实了。

  在曲周的麦地里,导师李晓林与曹国鑫重重地握了手,有嘱托、更有期待。

  “到了农村以后,先要把自己变成农民,然后才能成为了解农民、为农民服务的科学家。”李晓林的话,曹国鑫一直记在心头。

  就这样,曹国鑫全身心投入曲周、投入广袤农村。从硕士到博士,他秉承着当年老一辈农大人改土治碱的精神,在这里一待就是6年。

  作为第一个驻扎科技小院的学生,没有“实战”经验的曹国鑫心里其实很忐忑:“技术理论虽然都是经过检验的,但是直接用在农民的地里,效果到底怎么样,说实话,心里没底,万一减产了可怎么办。”

  此时的曹国鑫才意识到,推广农业技术最难的,是赢得信任。

  本着“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扩散推广”的思路,从2009年到2014年,曹国鑫为当地农民提供了小麦和玉米生产全过程的指导与服务。除了正常的田间指导调查,他还发动农民成为问题的发现者和反馈者,以便出现问题时,能第一时间给出解决方案。

  在推广玉米晚收技术时,曹国鑫选择了最“耗时”的方法——下地巡逻,见到一户就规劝一户,把晚收技术教授给他们。最后,示范基地近1万亩玉米的收获时间推迟了一周以上。而这一项简单的技术,帮助农户们直接增收100余万元。

  有了和农民打交道的经验,曹国鑫开始考虑在村里做培训,集中解决农民的生产问题。

  “提前备好了讲稿和十几张PPT,结果却被通知在当天一个婚礼现场进行第一次培训。现场吵吵闹闹,什么也没讲清楚便匆匆收尾了。”曹国鑫回忆起那次经历,不好意思地摇摇头。“那次,我认识到自己眼高手低,也认识到培训不是一厢情愿的事,农民真正需要的是满足他们实际需求的、接地气的培训。”

  从第一次到第十次再到第N次,曹国鑫慢慢告别了艰涩、生僻的专业术语,开始带着“问题意识”去为农民解决困难。他还拿起笔,记录下在曲周的每一项工作、每一点成长。

  2009年6月30日,曹国鑫在曲周的日志从这一天开始,小院学生的工作日志也从这一天开始。一笔一画,工工整整。

  如今,十年过去了,小小的工作日记,已经辑成了几十册,高高的一摞。它们记录着曲周一点一滴的变化,也见证着小院学生一步一个脚印的成长。

  2016年毕业后,曹国鑫去了企业。问及原因,他这样说:“我想把科技小院的模式带到企业中试一试,借助产品、技术、资金的优势,争取为更多的农民提供更有效的服务。”

  10年了,科技小院迎来又送走了一批批和曹国鑫一样的农大学子,小麦地、玉米地、葡萄园、苹果园、养殖场……曲周的村村落落,都留下了他们的身影。如今,小院的星星之火已经燎原,以中国农业大学为主,其他涉农高校参与,科技小院已建设了100多座,在23个省份落地开花。他们用双脚丈量土地,将论文写在大地上,用青春书写着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与乡村振兴的奋斗故事。

(责编: 常邦丽)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