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 > 旅游

西藏芒康县曲孜卡乡:“温泉圣地”话发展

发布时间:2018-02-14 09:20:00来源: 中国西藏新闻网

  

  图为芒康县曲孜卡乡群众德西拉姆正在打理自家的花椒树。记者 刘玉璟 摄

  从芒康县城出发,沿着滇藏线前行,穿过美丽迷人的红拉山滇金丝猴自然保护区,跨过素有“西藏第一跨”之称的角龙坝大桥,经过一个半小时的车程,我们此行的目的地——芒康县曲孜卡乡就出现在眼前。

  从公路上俯瞰,奔腾不息的澜沧江从碧绿的村庄中穿过,村里稀稀疏疏的白色房子掩映在一片片树林中,核桃、石榴、李子等水果栽满房前屋后,长势喜人,好一派田园牧歌的动人景象。

  “那就是曲孜卡乡,有着‘藏东温泉之乡’的美誉呢!”同行的芒康县宣传部工作人员洛松曲宗说。

  曲孜卡,意为“温泉圣地”,曾先后被盐井县、宁静县和芒康县政府管辖,1970年划归盐井区革命委员会管辖,1999年撤销盐井区,成立曲孜卡乡。

  6月的一天,我们自治区成立50周年采访组一行走进曲孜卡乡,亲身感受“温泉圣地”在改革开放春风的吹拂下的喜人变化。

  借“基”生蛋促发展

  近年来,芒康县加大了对曲孜卡乡的开发扶持力度,利用丰富的地热资源和迷人的自然风光打造了具有浓郁地域特色的旅游风景区,2005年,国家投入巨资,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在乡间小道的基础上修建了柏油路。

  如今,走在曲孜卡乡宽敞整洁的柏油路上,背靠美丽雄壮的达美拥雪山,身临滔滔不绝的澜沧江水,而乡里,酒店、饭店、超市等一应俱全,一股幸福感油然而生。

  “现在的曲孜卡,已经在区内外打响了知名度,每年都有许多游客慕名前来观光、疗养。”洛松曲宗说。

  在马路的两旁,以格拉丹东温泉酒店、格拉丹东商务酒店、康盛温泉酒店等为代表的集休闲、娱乐、会议、住宿为一体的8家酒店依次排列开来,日容纳游客逾600人。

  曲孜卡乡的温泉之所以闻名遐迩,除了其神奇的疗效外,还有一个美丽的传说。相传达美拥是梅里雪山的第三个女儿,玩耍到曲孜卡时,正值人间瘟疫横行,看到百姓的苦难,她心中十分不忍,流下了眼泪,愿意用自己的生命解救百姓出苦海。达美拥流下的眼泪形成了如今的曲孜卡温泉。

  曲孜卡乡现有大小不一的泉眼108个,水温在20-80℃之间。近年来由于基础设施的不断改善,拥有温泉和独特风光的曲孜卡得到了越来越多的游客青睐。每年3月至9月,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络绎不绝,光去年一年,曲孜卡乡接待游客超10万人次,收入逾100万元。

  在格拉丹东温泉酒店二楼的温泉池子里,记者见到了从云南带着全家老小专程来曲孜卡疗养的张军。他告诉记者,“这里环境优美、旅游服务设施齐全,来这里旅游,感觉很惬意。”

  “通过发展温泉产业,带动曲孜卡乡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曲孜卡乡现有个体工商户32户,藏家乐7家,提供就业岗位100个,人均月收入1500余元,有力推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增加了农民群众的现金收入。”洛松曲宗说。

  特色产业助增收

  达许村,意为“达美拥雪山脚下的村庄”,位于曲孜卡乡的西面,海拔2360米。除了农业收入、旅游收入外,村民还充分利用当地独特的气候和地理条件,养殖藏香猪,种植葡萄、花椒、苹果、石榴、蔬菜等经济作物,人均收入大幅提高。

  2014年新当选的村委会主任四郎扎西是特色种植业的积极拥护者。2013年,他积极响应县委、县政府的号召,带头在自家的2亩地里种上了花椒,

  采访中,四郎扎西兴致勃勃地带领记者参观了花椒园。看着树上红彤彤的花椒,四郎扎西笑得合不拢嘴,他说:“原来种植青稞,一亩地收入不到1000元,现在种花椒树,花椒未挂果前,国家每亩地补助1500元,补助3年,能够保证不亏损。花椒挂果后,每亩能产6袋花椒,一袋25斤,每斤按50元计算,也有7500元,我家的两亩地能收入15000元。”

  靠着特色产业发家致富的还有同村的德西拉姆。记者见到她时,她正在自家的花椒地里忙碌。看到记者一行,德西拉姆放下手里的活儿,带领记者来到自家的水果园,邀请大家品尝刚成熟的李子。她说:“以前种植青稞,10亩地产80袋青稞,而现在10亩地能产60袋花椒,花椒的价格是青稞的几十倍,我们当然更愿意种花椒。”

  “我们家还种植了葡萄、苹果、桃子、李子等水果,自家吃一些,剩余的还能卖两三万元。”德西拉姆的话语间满是自豪。2013年,德西拉姆看准商机,果断投资18万元与人合资建砖厂,现在砖厂每年纯利润达十多万元。

  “家里人口多,现在的房子不够住,我们的新房子马上就建好了。”德西拉姆说。顺着她手指的方向望去,一座三层楼房正拔地而起,几近完工,修建这栋小楼花了德西拉姆60多万元。

  “日子会越来越好的。”从德西拉姆的眼中,我们看到她对美好未来充满了信心。

  在达许村的康巴蜜桔园,管理员秋登正忙着为蜜桔浇水,精心照料这些村里的“宝贝”。

  “2013年,县委、县政府投资100多万元,在澜沧江畔开垦了61亩荒地,种植了康巴蜜桔,修建了水池、管道等设施,作为村集体经济项目的一部分。”秋登说。

  “我们已经注册了康巴蜜桔的商标,在不久的将来,大家就能在市场上看到我们村出产的蜜桔。”作为村委会主任,四郎扎西正带领全村群众走在致富奔小康的康庄大道上。

  蔬菜基地“种”希望

  在曲孜卡乡的另外一个村子——拉久西村古许组,226座阳光棚和温室大棚整齐地排列在澜沧江畔,大棚内的辣椒、黄瓜、西瓜、土豆、茄子、四季豆等20多个品种的蔬菜长势正旺。

  记者到达古许组时,村民们正在温室大棚内为蔬菜施农家肥。“大棚内的蔬菜,全部采用农家肥增肥,就是为了保证蔬菜品质,品质高了,销路也就广了。”芒康县藏东绿野食品有限公司负责人胡仁涛告诉记者,这些大棚蔬菜主要送往学校、政府机关等单位的集体食堂。所有大棚全部投产后,每天产出的蔬菜可供二、三万人食用。届时,古许组村民的现金收入将由2020元提高到5000多元。

  胡仁涛说,这些大棚采用“政府+企业+农户”的模式,从拉久西村古许组的38户村民中按照2000元/亩的价格承包了196亩地,由政府投资1200万元,企业投资300万元,经过几年的发展才有了现在的规模。除了从云南带来的技术员外,其他工作人员都是就地雇佣古许组的村民,今年两个月的劳动期已经雇用了700个劳动力,村民不出村就可以打工挣钱了。

  胡仁涛的话很快就在该村村民扎西顿珠的口中得到证实,扎西顿珠说:“我家有7亩地被租用,仅租金一年就有14000元,我自己在温室大棚打工,不仅能学到技术,每月还有1500元左右的收入,家里的水果收入一年也有1万多元,根本不愁没钱花。”

  当问到下一步的打算时,扎西顿珠说,现在的政策这么好,一方面要靠自己的努力增收致富,另一方面,要让孩子好好上学,多学文化,将来为家乡的建设出把力。

  几年前,有远见的扎西顿珠不遗余力地支持孩子上学的佳话在曲孜卡乡广为流传。现在,他的三个孩子有一个已经在上大学,另外两个分别在读高中和小学。

  “我们村还是远近闻名的‘大学生村’,现在全村仅在校大学生就有45名。”接过话茬的四朗扎西自豪地说。

  沐浴着党的春风,群众增收致富的愿望是那么强烈,我们希望,在不久的将来,曲孜卡乡会越来越美。(记者 刘玉璟 吴冰 张晓明 闫党恩 王晓莉)

(责编: 李文治)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做好“泉”文章 做大“游”市场

    dI7EP8.jpg
    “这里环境优美、旅游服务设施齐全,来这里旅游,感觉很惬意。”在昌都市芒康县曲孜卡乡格拉丹东温泉酒店二楼的温泉池子里,记者见到了从云南带着全家老小专程来曲孜卡疗养的张军。[详细]
  • 温泉“奇缘”

    “黎队,听说这个村有温泉,咱们就去那个有温泉的客栈吧!”队友阿亮说道。“好的啦!”队长黎校宏答道。[详细]
  • 温泉旅游的开发之道

    2PBX9E.jpg
    “一了相思愿,钱唤水多情;腾腾临浴日,蒸蒸热浪生。浑身爽如酥,怯病妙如神;不慕天池鸟,甘做温泉人。”徐霞客的一首《温泉》,生动地向我们展示了温泉的妙用与神奇。[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