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 > 即时新闻 > 地方

北京持续优化金融营商环境 畅融工程服务企业超1万家次

发布时间:2022-11-01 10:11:00来源: 人民网-北京频道

  人民网北京10月31日电(李博)为全面落实北京市关于优化金融营商环境、改善企业融资环境的部署,北京市金融监管局于2019年牵头实施“北京畅融工程”,聚焦科创、文化、民营、小微及外向型企业,加大企业与金融机构对接力度,解决企业融资难题,推动金融助力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聚焦企业融资难点 完善对接机制

  “北京畅融工程注重统筹谋划和顶层设计,从不同层次、不同主题、不同形式策划和组织活动。”北京市金融监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在层次上,按年、季、月、周的频率开展对接活动,建立常态化对接机制,达到多层次、差异化、广覆盖的对接效果。

  在主题上,按科技创新、文化创意、上市公司、独角兽企业、5G信息产业、绿色金融等主题开展专场活动,找准企业融资重点、难点和痛点,力求使每场活动主题突出、特色鲜明、受益面广。

  在形式上,通过线下对接、线上直播、线上线下结合等多种形式,运用对接会、推介会和论坛等多种载体,将投融资环境推介、金融产业政策发布和解读、优质项目路演、金融产品宣讲、企业交流融资诉求等环节相结合,强化对接效果。

  同时,深入分析企业诉求,在不断丰富银行产品供给的基础上,更加注重股权投资、股债联动、上市服务、多样化担保等多种金融服务形式,为企业提供更加全面高效的金融服务。

  形成“广覆盖、快响应”融资体系 提升服务精准度

  北京市金融监管局整合北京畅融工程、北京市银企对接系统、北京小微企业金融综合服务平台等多方资源,活动覆盖各个重点区域,形成多方合力。

  同时,北京市金融监管局联合人行营业管理部、北京银保监局、市政务服务局,在北京市贷款服务中心持续举办融资对接系列活动,与金融支持稳企业保就业工作机制、小微金融服务顾问制度形成合力,借助北京畅融工程贯通首贷、续贷、确权、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农村小微快贷等各中心,形成“广覆盖、快响应”的融资服务体系,提升金融服务供给力和精准度。

  为拓宽融资对接服务时间与空间,北京畅融工程建立了“畅融工程”微信公众号,整合了会议信息管理、金融产品发布、融资需求提交、融资成果登记、沟通交流预约、金融服务反馈等多项功能,强化市场导向、政策导向、需求导向,增强融资对接实效,企业与金融机构均可关注加入。

  通过技术升级嵌入“人工智能+机器人流程自动化”(AI+RPA),二者融合快速促成银企对接、多点触达、快速匹配,助力中小企业渡过经营难关。加入区块链技术,覆盖多种业务场景,汇聚银行产品信息、各专业评估公司等数据,提升智能综合银企投融对接能力,帮助中小企业稳定经营。强化智能识别,增加用户便捷录入、资料自动识别、资产智能评估、融资精准推送等功能,为线上银企对接提供便利。

  北京一家环保领域高新技术企业出现流动资金链紧张情况,给稳定运营带来较大压力。该公司了解到北京畅融工程服务,于是通过“畅融工程”公众号提交了融资需求,多家银行机构与企业联系,最终企业成功获得50万元贷款。“多亏畅融工程,让我们快速获取了融资渠道。”企业相关负责人说。

  促进金融机构与企业高效精准对接

  北京市金融监管局注重联合相关部门开展金融及协同政策宣介,引导企业通过线上方式自主提交融资需求,支持金融机构积极主动联系企业,促进融资供需双方准确、及时、高效对接。

  北京畅融工程通过政策解读、项目发布、金融机构介绍金融产品和服务、企业交流融资诉求等形式,组织企业与金融机构高效率对接,帮助企业深入了解最新金融政策和产品信息,同时促进金融机构为企业提供量身定制、精准高效的金融服务。

  北京市金融监管局还开展网上畅融工程,结合金融服务快速响应机制,做到第一时间收集信息,第一时间分发问题,第一时间协调解决,第一时间反馈结果,实现金融机构与企业需求高效精准对接。

  北京某物流集团积极拓展绿色新能源城市配送市场,他们通过畅融工程提出融资需求,并参加了线下活动,“我们仅用2个月就获得200万元贷款,不仅解决了公司因疫情导致资金流动紧张问题,也拓展了新业务。”企业负责人说。

  截至2022年9月底,北京畅融工程总计举办223场融资对接活动,覆盖科技创新、5G产业、绿色金融、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军工、生物技术、医药产业、智能机器人、装备制造和受疫情影响严重的重点领域,通过分层次、差异化、专业性的融资对接活动,提升金融服务效率和水平。活动累计服务金融机构4100余家次,对接企业1.1万余家次,参加人数超过4万人次。

(责编:李文治)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