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 > 新闻 > 涉藏动态

【见证果洛70年】“金色文化”成就“金色班玛”

发布时间:2022-08-12 14:18:00来源: 中国西藏网

  传唱千年的格萨尔英雄史诗,颇具地方特色的金银器、石雕、木雕、藏香等民族工艺,堪称青海一绝的纯手工制作黑陶,耸立千年的藏式碉楼……作为上、中、下“三果洛”的发祥地,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班玛县古迹众多,民族民俗文化底蕴深厚,各民族融合发展历史悠久,这些“金色文化”构成了“金色班玛”。


图为藏戏《格萨尔王传》摄影:钟欣 图片来源:中新网

  《格萨尔》展现传统文化永久魅力

  《格萨尔》作为藏族人民千年传颂、集体创作的民间版本,每一句唱词,都是藏族人民在生活中用智慧打造出来的。班玛是“三果洛”的发祥地,也是格萨尔文化生态的重要涵养地,享有“格萨尔文化之乡”的美誉。

  现果洛藏族自治州政协主席、原班玛县委书记夏吾杰介绍道:“班玛县江日堂乡奥吾阿内华桑遗址、加察刀术辟岩遗址、珠姆温泉、灯塔乡灯塔寺格萨尔纪念堂等多处都流传着格萨尔的神话传说。历史悠久的藏文化手工艺制作,如唐卡、雕塑、泥塑、格萨尔面具、石刻、根雕等,以及丰富的民间艺术、民间舞蹈、藏戏、民俗等,无不与格萨尔文化紧密相连。”

  近年来,随着“三色”文旅产业的不断发展,班玛县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当前,班玛县的发展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期,得益于乡村振兴战略、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县等政策支持,班玛县委政府坚定文旅兴县步伐,以红色资源、绿色生态、金色文化为依托,着力打造‘三色’旅游品牌,以文旅事业高质量发展,为班玛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大动能。”夏吾杰认为,格萨尔文化作为中华文化的一部分,已成为班玛各民族团结一心,相依共荣的文化纽带,同时也成为搭建生态旅游平台,讲好“三色班玛”故事的精彩内容。


图为班玛黑陶 图片来源:“学习强国”青海学习平台

  传统手工艺带动群众致富增收

  除了格萨尔文化,班玛县还有石刻、黑陶、藏香、唐卡、木雕等具有地方特色民族手工艺。夏吾杰告诉记者,“班玛县的唐卡、雕塑、泥塑、格萨尔面具、石刻、根雕等手工艺制作,在旅游业蓬勃发展的今天,成为贫困户创业增收的一大特色资源。”

  黑陶是青藏高原有数千年历史的生产生活器皿,班玛黑陶种类繁多,有壶、灯盏、瓮、香炉、罐、坛等。近年来,班玛县涌现出一批优秀的藏族黑陶传承者,他们制作黑陶,成立公司,传授技艺,带领乡亲一起增收。据夏吾杰介绍,2014年,班玛县灯塔乡的第四代班玛黑陶技艺传承人谢格太成立班玛黑陶旅游产品开发有限责任公司,规模化生产和销售黑陶,并带领学徒一起钻研黑陶技艺,传承和创新黑陶手工技艺文化。和泥、捏制、打磨、发酵、火烧、熏黑、抛光,经过十几道工序的磨炼,学徒们在谢格太的带领下,不仅学到了技艺,传承了技术,每月还能拿到数千元的生活补助。

  走进班玛县金色文化扶贫产业园,这里以藏民俗文化元素为基础,以唐卡绘制、黑陶、木雕和银器加工为主,以转移就业培训为辅,在传承和弘扬传统民间手工艺的同时,带领当地农牧民群众学习一技之长,脱贫致富。贫困群众转为产业工人,走上了自力更生、自食其力、自主脱贫之路,获得感、幸福感不断增强。


图为班玛县藏式碉楼摄影:孙睿图片来源:中新网

  藏式碉楼——旅游新招牌

  班玛藏族碉楼藏语称为“夸日”,其历史至少可以追溯到800多年前,主要分布在果洛州班玛县灯塔乡的班前、科培、格日则村,其中班前村内有碉楼近百座,大多有三百年以上的历史。班玛碉楼营造技艺在继承和发扬了藏族碉楼技艺的同时,将藏、羌碉楼营造技艺进行了改进和升华,形成了班玛独具特色的碉楼营造技艺,是中国保存最完好的藏式碉楼群落之一。

  夏吾杰告诉记者,班玛藏族碉楼,分为烽火碉、隘碉、家碉三种。以前的藏式碉楼一般都建在地势比较陡峭的山坡,而且窗户开口很小,外墙还设有瞭望口,这样做的目的主要是为了防御入侵,易守难攻。随着班玛县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安居乐业,藏式碉楼防御的功能逐渐淡化。“从窗户就可以看出,以前窗户很小,现在碉楼的窗户越来越大,主要作用也从瞭望发展到现在采光。”夏吾杰表示,虽然局部有所变化,但是藏族传统文化在碉楼群落里得以完整保留。

  2011年,班玛“藏族碉楼营造技艺”入选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4年公布的“第六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中,班前村名列其中。如令,因自然与人文的绝妙组合,藏式碉楼已经成为当地旅游开发的一块招牌,国内外游客竞相到访的旅游目的地。

  依托金色民俗文化,书写文旅融合新篇章。近年来,班玛县大力保护和传承具有民族特色的格萨尔文化、民间手工艺、藏家碉楼建筑等民族文化遗产,推动了当地文化旅游发展,促进了经济繁荣。(中国西藏网 记者/孙健 周晶 欧帆)

(责编: 陈卫国 )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