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 > 扶贫

西藏昌都八宿县吉达乡拉然村尼玛夫妇的脱贫故事:踮起脚尖拥抱幸福生活

发布时间:2021-04-22 09:55:00来源: 西藏日报

  大骨节病是西藏昌都地区主要的地方病之一,是以软骨坏死为主的变形性骨关节病,这种病不仅影响日常生产生活,还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

  出生于八宿县吉达乡拉然村的尼玛,不幸从小患有大骨节病。11岁那年,尼玛的父母双亡,这场突如其来的变故让他的生活雪上加霜,在尼玛的心中留下了深深的伤痕。

  然而,尼玛并没有向命运低头。22岁时,带着对生活的向往,他前往拉萨打拼。

  “那时想着拉萨的机会多一些。刚开始,是给人打零工,一天能挣30多块钱。有时候没活儿,没钱了就只能靠乞讨勉强过活。”尼玛日复一日地过着这样的生活。

  直到有一天,一个同乡告诉尼玛,“现在国家的政策好,全乡都在盖房、修路,都有政府补贴的。”尼玛就此结束了漂泊的生活,返回了家乡八宿县。

  时过境迁,如今这位身高不足1.4米的小伙儿已经在八宿县城里经营起了一家小茶馆,成为周边人人称赞的人物。

  “我们能有今天,离不开大家对我们的帮助,更离不开党和政府的好政策。”在尼玛心中,老村长欧珠多吉是个厚道人。

  2008年,尼玛认识了比他小6岁,同样患有大骨节病的洛松。两人一拍即合,很快组成了家庭。“那时候我们住的房子是政府为我们盖的,吃的青稞是同村人种我们家的地,分给我们的。”吃和住有了着落,尼玛也尝到了生活的甘甜。

  有了家,尼玛也感受到了责任,他意识到家里没有固定的经济来源,这样不是长久之计。他找到了老村长欧珠多吉,商量后决定借用老村长位于318国道旁的小木屋经营小卖部。

  欧珠多吉对困难村民一向很热心,“我俩行动不便,也干不了重活,在老村长的帮助下,我们通过小卖部让生活慢慢变得好了起来。他从来没有找我们收过租金。”

  尼玛夫妇全身心投入到小卖部的经营上,热情服务、物美价廉,将小卖部经营得有声有色,年收入也从1万多元增加到2万多元,两个人的生活有了基本保障。

  2012年,尼玛被纳入救助对象,每年都能领到低保、残疾人补贴。2015年底,尼玛夫妇被识别为建档立卡贫困户,两人享受到的补贴也随之增加。近三年来,他家领到的五保资金、定向资金补助、种粮补贴等政府的补助款共计24000余元。

  2018年底,在各项扶贫政策的指引下,靠自身的努力,尼玛一家实现了脱贫。“这些年,帮助我的人很多,特别是政府的帮扶,让我过上了安稳、幸福的生活。我要以自力更生、自强不息来回报他们。”尼玛说。

  怀着这样的信念,2020年,尼玛夫妇离开拉然村,搬到八宿县城生活,并开始经营一家小茶馆。不到一年就有近23000元的盈利,生活质量又有了进一步提高。

  “自从搬进城里,政府免费为我们提供住房,开了这间茶馆,收入也稳定增长。曾经穷困的生活一去不复返,现在我的生活中只剩下甜蜜!”尼玛开心地说。

  “他们夫妻两个能够在自力更生的同时,还经常力所能及地帮助别人,我们看在眼里,感动之余也受到了不少鼓舞。”邻居向巴很是佩服。身残志坚的尼玛夫妇,用百折不挠的精神和行动改变了自己的命运,也赢得了周围人的尊重和敬佩。

(责编: 常邦丽)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