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 > 即时新闻 > 地方

日照:奔赴“星辰大海” 实现精彩蝶变

发布时间:2023-01-18 15:52:00来源: 日照日报

  1月15日上午11时14分,由天勰力(山东)卫星技术有限公司委托承制的软件定义卫星共享星座首发星“日照三号”,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顺利发射升空。这是日照市卫星应用领域商业化、产业化迈出的关键一步,标志着日照成功进入商业航天新领域、新赛道。

  天勰力(山东)卫星技术有限公司,是由日照市科技扶持基金联合日照软件定义卫星技术研究院共同成立的高新技术企业。公司是全球唯一的软件定义智联星云共享服务提供商,致力于用软件定义卫星技术建设共享星座,向全球用户提供“权利平等、机会平等、规则平等”的智联、集成和信息服务。未来5年,公司将与业内合作伙伴共同打造一个服务全球、由3000颗卫星组成、通导遥多功能的软件定义卫星共享星座卫星群,为用户提供智能化的经济实惠的卫星应用。

  “我们的征途是星辰大海。”日照以更宽广视野谋划城市发展战略,以更优质环境吸纳各类人才和资源。近几年来,日照市充分发挥环境、区位和资源优势,瞄准航空航天、现代海洋、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持续发力,全市的经济结构不断优化,新动能澎湃增长,高质量发展趋势愈加显现,正在演绎一个现代化海滨城市的精彩蝶变。

  奔赴“星辰大海” 高新产业方兴未艾

  2022年7月7日上午,山东省通用航空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在日照机场揭牌,将着力搭建通用航空服务平台,培育壮大航空产业链条,使航空产业成为我省战略新型产业和经济转型升级的生力军。

  2022年末日照市“两会”召开,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提出,要支持发展航空制造维修和飞行培训、通航消费等“航空+”业态,举办第四届民航通航发展大会,建设山东省通航产业示范中心。

  日照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通用航空产业发展,依托得天独厚的空域条件、人才优势和优质服务,抢抓国家战略机遇,将航空产业链作为全市十大产业链之一,构建“1+N”通用航空发展体系,逐步成长为通用航空产业发展的新高地。2015年日照机场正式建成通航,到2019年飞机起降12.6万架次,列全国239个运输机场的第27位,其中,通航飞行架次突破10万,成为华东地区通用航空飞行量最大的运输机场。日照空港经济开发区始终聚焦聚力高质量发展,着力培育航空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业和现代物流业为主的现代产业体系,成为吸引航空产业项目落地的重要载体。

  目前,日照在航空飞机维修、无人飞机发动机制造、飞机驾驶员培训、通用航空器制造等领域,都取得长足发展,正走在打造高标准的航空产业聚集区的道路上。方兴未艾的航空产业,成为推动日照高质量发展和新旧动能转换的强力引擎。

  在现代海洋经济发展方面,日照不断优化提升现代渔业,积极发展涉海制造、海洋旅游等业态,培育更多蓝色增长点。推进与崂山国家实验室合作,共建日照海洋智能装备与演进技术平台。

  港口是日照市的最大优势、最亮名片,是联通陆海、扩大开放、走向世界的桥梁。日照推进港产城深度融合,发挥日照港和瓦日、新菏兖日“一港双通道”优势,建立高效畅达绿色的港口集疏运体系。2022年,全市完成沿海港口货物吞吐量5.7亿吨、集装箱550万标箱以上。

  加快海洋牧场、海上粮仓建设。日照作为我国重要的海洋产业基地和滨海旅游城市,拥有海域面积达6000平方公里、海上可养殖面积3486平方公里。截至目前,全市共创建国家级海洋牧场7处、省级海洋牧场15处。国内首座大型全潜式深海渔业养殖装备“深蓝1号”在日照投入使用。依托日照海洋与渔业研究院推进西施舌、大竹蛏等20余个海产(珍)品育苗技术开发,开展刺参杂交苗种养殖技术试验,构建鱼虾蟹贝多品种生态养殖模式。其中,贻贝养殖产量、中国对虾苗种供应量居全国第一,南美白对虾苗供应量居全省首位。山东美佳集团作为海洋生物制品产业“链主”,发挥龙头带动作用,抢占预制菜市场,开发超低温冻品、鱼糜制品、休闲即食食品等产品,并与高层次团队合作,开发南极磷虾油、多糖多肽及其衍生物、海洋生物蛋白、甲壳素等高科技含量产品。

  创新引领发展 激发经济增长新动力

  日照是一座年轻的城市,30多年前由一个县级市升格为地级市,主导产业较为单一,经济基础薄弱,科技积累少。近年来,日照着力经济结构的优化调整,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步伐,发展现代海洋经济、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新材料和精密制造等高新产业。

  科技创新步伐加快。2022年,日照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占比提高到3.09%,居全省第二位。新增高新技术企业超过200家,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突破1000家。首获“省长杯”工业设计大赛金奖。日照产业技术研究院落地。新增迈尔医疗、万通液压、海汇环保等9家省级以上科创平台。新建日钢、荣信2家国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创新人才引育“五有”机制,出台青年人才集聚发展9条措施,建立人才会客厅制度。入选全国“科创筑梦”试点城市。

  产业能级稳步提升。聚力打造10条重点产业链,生命健康、精细化工新入选省“十强”产业雁阵形集群,总量达到6个,领军企业9家。山钢日照公司获评国家级绿色工厂,极限薄宽中厚板填补国内空白。五征集团、华源索具、沪鸽口腔等9家企业上榜省级单项冠军企业。日照经开区获评国家级汽车产业示范基地。盛世峻泽、旭科一期等项目投产,高端化工产业产值增长83.8%。新培育建筑业特级资质企业2家。高新区生命健康产业园建成启用。科睿特、艾锐光电、巨擘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项目快速成长。入选省首批DCMM贯标试点市,产业聚集度居全省第5位。

  “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是反映一个地区经济发展质量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重要标志。2022年以来,日照市新评审认定市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47家,较上一年增长167%;入选2022年度山东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92家、资格复核6家,新认定数量超过2018年—2021年3年动态期内数量总和,是2021年新认定数量的3.17倍。在当前经济形势下,日照中小企业展现出了强劲的活力与韧劲。

  聚焦产业链条 打造动能转换新引擎

  产业是经济发展之本,日照坚持不懈通过壮大产业链条、完善产业布局汇聚发展动能。2022年,日照“十强”产业增加值增长8.2%,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7.8%,工业、制造业技改投资增速分别高于全省19.1、21.5个百分点。着眼于打造新旧动能转换新引擎,2023年,日照将从“壮大主导产业”“育强新兴产业”“强化数字赋能”“推动文旅体融合”4个方面大抓产业项目。

  壮大主导产业。加快钢铁产业绿色低碳转型发展,打造世界级先进钢铁制造产业基地。日钢产能承接和升级改造项目全部投产,加快推进山钢日照基地二期。亚太森博生活纸、文化纸项目投产,开工35万吨液包系列项目。加快建设采埃孚北方制造基地,推进奇瑞日照生产基地建设,推动长城汽车放量扩产。优化提升海右、岚山化工产业园和经开区生物医药产业园。加快建筑业数字化升级,新培育骨干产业园区、产业基地4个,建筑业产值增长10%。开展产业基础再造工程,实施重点技改项目100个,工业技改投资增长20%以上。

  育强新兴产业。加快推进美正生物二期、星联药业等项目,华仁创新药、正济药业一期建成投产。支持发展航空制造维修和飞行培训、通航消费等“航空+”业态,举办第四届民航通航发展大会,建设山东省通航产业示范中心。加大中央活力区政策扶持、创新发展力度,大力招引创意设计、服务外包、数据标注等平台项目,新增注册企业1000家以上。发展“会展+”经济,举办全国中医药康养展会论坛,争办中国大学生机器人大赛、中国(日照)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高峰论坛等活动。

  强化数字赋能。新建5G基站1500座。实施制造业数字化转型三年行动,建设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争创国家级工业设计中心,新培育工业互联网平台10个。打造工业互联网典型应用场景10个,实施两化融合重点项目100个以上。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增长30%。

  推动文旅体融合。举办中国运动休闲大会暨中国(日照)体育旅游节、国家幼儿体育试点成果展示大会、山东网络视听大会。筹办全国网球团体锦标赛、中国足协年度U系列比赛等重大赛事20项以上。推出山岳游、自驾游、研学游精品线路10条以上,提升“阳光海岸、活力日照”品牌美誉度。

  集聚优秀人才 塑造区域竞争新优势

  今天的日照,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渴求人才、需要创新。今年,日照将坚持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努力让创新活力竞相进发、让青年人才圆梦日照。

  培育创新主体。鼓励企业组建创新创业共同体,推动产业链上下游、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高新技术企业、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分别发展到850家、1200家,高新技术产值占比提高5个百分点。实施高价值发明专利培育工程,万人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增长10%。

  建强创新平台。推进与崂山国家实验室合作,共建日照海洋智能装备与演进技术平台。争取国家实验室和重点实验室设立分支机构,新建省级创新平台3家以上。加快日照产业技术研究院发展。打造山东大学日照研究院高能级创新平台。新建省级以上科技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5家以上。

  集聚创新人才。完善“领军人才+创新团队”引进模式,新引进高层次创新创业团队100个、创新人才600人。开展“百企访名校”“才聚日照—直通名校”等活动100场以上,引进青年人才2.6万人。深入实施“日照英才”、青年人才集聚专项行动,打造“阳光惠才”品牌。

  优化创新生态。加大科技创新普惠性支持力度,推动科技成果高效转化应用。推动“城市+大学”深度融合,促进人才链、教育链、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融合发展。支持驻日照高校建设技术转移转化机构。

  来源:日照日报

  (责编:公雪、邢曼华)

(责编:李文治)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